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黄山市多举措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 健全保护机制。持续推进安徽黄山古建...
今年以来,淮北市多举措筑牢文化市场执法监管防线和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 织密监管网络。严格落实文化市场网格化管理、片区化检查制度,织密责任“一张网”,对辖...
8月8日,“开放的大门“——首批沿海城市开放40年大型全媒体行动在江苏南通正式启动。此次全媒体行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指导,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共同开展,上海广播电视台...
池州市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大黄山建设为抓手,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产品悦心”行动。充分挖掘山地、滨水、乡村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度假产品,积极开发康养游、避暑...
六安市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着力做大乡村旅游规模、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18.04亿元,促进5.29万户农户增收。 田园变景点。优化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完成799个乡村旅游“微...
亳州立足“世界中医药之都”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定位,围绕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推出系列“中医药+文旅”产品,让岐黄“风景”演绎“诗和远方”的别样精彩。 中医药+美景。先后投资建成林拥...
池州市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方针,聚焦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工作,强化资金保障,为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资金保障,促进文物保护。2020...
六安市充分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创新体验模式、深化产业发展以及强化立体宣传,不断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新路径,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体验模式。积极探索“非遗+旅游”体验模式,成...
六安市加大暑期文旅市场风险排查,强化问题整治,暑期全市文旅市场总体安全有序。 聚焦风险排查。针对暑期、汛期、旅游高峰期叠加特点,召开行业安全形势分析会,梳理6大类12个方面风险点。坚持季分析、月...
亳州市聚焦扩大“天下道源 曹操故里 世界药都 华夏酒城—养生亳州欢迎您”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内容,多措并举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消费活力,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宣传引游。...
池州市以文化赋能,以旅游发力,大力推进研学旅游发展。 倾力打造研学产品。立足深厚的诗词文化、红色文化、家风馆等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开发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红色文化等特色研学产品,打造石台西黄山富...
六安市持续擦亮大别山红色文化品牌,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打好系列组合拳,构建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擦亮文化牌。启动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推进4个重点文化标识工程建设。举办鄂豫皖沪首届大别山红色...
7月27日晚,由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舒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夏爽来六安 乐享游舒城——大别山清凉避暑·研学舒城行暨第二届乡村旅游文翁文化主题活动”在舒城县春秋乡文翁研学旅游小镇盛大开启。 活动...
六安市推动交通与旅游产业快速深度融合,优化旅游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打通“快车道”。加快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项目建设。全市14家4A景区、16家3A景区30分钟上下...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黄山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暑期青少年学习、教育和服务活动。 策划主题活动。深化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红色大讲堂等四大主题活动近20场,参...
亳州市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之路,切实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力,让非遗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让非遗有益有趣有传承。 开展非遗项目公益活动。依托亳州市文化馆惠民阵地,组织开展“非遗里的年俗味道”拓...
黄山市通过数字化保护加强非遗数字资源采集、管理和传播利用,多维赋能,多向助力,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播、实现和增值提供新思路。 强化阵地建设。依托黄山市非遗馆建设,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