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充分结合新形势新需求,围绕区域特色巧打融合牌,推动乡村旅游蝶变为乡村度假,打造大黄山休闲度假优质目的地。
“文旅+生态”发展精品度假。依托宣城市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森林康养基地、康养旅游村等构建多样化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景区依托型、城郊休闲型、民俗体验型、运动康体型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养生休闲旅游集聚区28个。创成宣城山屿海亲心谷、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泾县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绩溪上河徽院、旌德冰雪文旅城等一批疗休养基地。建成运营官塘湖生态旅游景区、昆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健康养生旅游项目,广德市笄山村、绩溪县伏岭镇获评“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文旅+农业”建设休闲农场。针对空气环境优、农业发展基础好的村庄,以农产业综合化经营为主线,坚持推进旅游与生态农业、传统农业、高效农业等相融合。宣州区引进十八湾大峡谷、雪峰山高山有机茶场等茶旅融合项目4个,带动茶旅一体农家乐33家,溪口镇、天竺村分别获评首届安徽美丽茶镇、美丽茶村。宁国西村投资2000万用于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建设,建成田野大舞台、十里桃花景观带、湿地公园等景观节点20余个。泾县汀溪乡开办“汀溪有礼”文创店,带动当地土特产销售约50万元/年、村集体增收10万元/年,间接带动周边旅游业增收约300万元/年。
“文旅+农户”发展特色民宿。针对景区景点附近的村庄,以景区景点为依托,推动旅游景区与农民创收协同发展。全市共创建“皖美金牌民宿”20家,“皖美银牌民宿”30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皖南“川藏线”涉及4个县市区,原本为交通不便的落后山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及民宿产业,现已形成10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发展农家乐、民宿732家,间接带动沿线17个乡镇6.49万人实现增收。
上一篇:黄山市着力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黄山市着力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